骨科医师重温我国THA发展史——著名专家访力达康创始人徐英忱
发布时间:2021-02-26 12:53 浏览量:1599
为了梳理40年以来外科学的发展历程,重温历史展望未来,北京协和医院著名外科专家翁习生教授冒着严寒前来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采访了中国骨科泰斗及知名材料学专家徐英忱先生,撰写了外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历史回顾性文章。
徐英忱先生回顾了四十年来中国骨科学科THA发展历程、多个重要历史节点和人物,完整展示了中国几代骨科专家为了学科的发展及壮大所做的巨大贡献。通过本文,我们能清晰地了解近40年骨科学在中国医学领域的完整发展脉络,并对今后骨科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展望。北京协和医院也将一直关注并引领骨科学科发展,同大家一起共建中国骨科美好的明天!
文章正文:
自1822年美国人Anthony. White医生为了改善患者髋关节疼痛症状,为患者实施粗隆下截骨术,到1946年Judet兄弟在法国开展丙烯酸酯短柄股骨头假体半髋置换术,两个世纪以来,无数西方骨科先驱与髋关节病痛进行着不懈斗争。
而纵观大洋彼岸的另一边,我国也在发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道路上曲折前行,经历过早期艰难探索阶段(1950-1970)的踽踽独行、自主研发蓬勃发展阶段(1970-1990)的小试牛刀,也经历了广泛学习兼收并蓄阶段(1990-2000)的高歌猛进。
21世纪至今,我国THA事业更是开足马力呈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我国THA的发展史是一部群星闪耀,巨匠云集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
假体医学工程研究会专家(1982年5月)
回溯我国THA发展史,尽管道路蜿蜒曲折,但也不乏重大突破的高光时刻。人工关节学科是手术技巧与材料科学碰撞出的火花,每一步创新,每一点进步,最终都推动历史的车轮,使THA向现代化迈进。而驾驭历史车轮的,不光有德高望重的骨科学大咖,更有匠心独具的材料学宗师。让我们沿着笔直的时间线,回顾一下我国THA曲折上升的发展史。
1950-1970:早期艰难探索阶段
范国生教授自1957年开始采用Judet人工股骨头为7例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做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最长的1例随访了5年,这是目前我国现有文献中所能查到的最早的有真正意义的人工关节的报道。
范国生教授及其Judet关节病例
1958年原武汉医学院第二医院外科矫形小组尝试应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当时称为“塑料”) 制作成了人工关节,并分别用于治疗骨肿瘤、陈旧性骨折病人,共46例。
人工塑料髋关节
1970-1990:自主研发蓬勃发展阶段
1971年,北京积水潭医院的郭兴唐和贾祐民医生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第五研究室的徐英忱工程师合作,在有限的信息资料条件下研制生产人工股骨头。
当时的情形是临床大夫提出要求,徐工程师负责制造改进。一开始用不锈钢和钛合金做原料制成了人工股骨头,并于1973年用于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病人,同年积水潭医院矫形组即报告了临床应用自制人工股骨头初步小结。这也是我国国产人工股骨头临床应用的最早报告。
40年前解放军总医院的吴之康教授联合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研制生产出了国产双杯人工髋关节,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表面髋关节,并于1979年3-11月治疗了21例病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双杯髋关节
我国最早使用钴铬钼合金做人工股骨头的是徐英忱等工程师,当时的参考样品是1976年唐山大地震期间英国政府捐赠给我国的一批骨水泥柄。髋臼则用北京助剂厂生产的工业聚乙烯粉料,经由北京尼龙配件厂的马仪文技术员用模具压成髋臼杯。可以想象当时生产出来的聚乙烯臼杯大小误差之大,所以每次都需要用股骨头与臼杯进行配合,只有配合好的才用于临床,不好的都弃掉。就这样在艰苦中坚持,在坚持中改进,大约在1981-1982年,我国的骨水泥型全髋,包括臼杯和股骨柄(当时的股骨柄是仿照Muller柄制备的)都已经能生产。
1979年,解放军总医院的卢世壁院士和王继芳教授与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的童衍传等,联合研制了TJ骨黏固剂,并对其毒性及组织反应进行了观察。同年王继芳教授报告了利用TJ骨黏固剂治疗30余例病人,年龄最小的13岁,最大的83岁,包括全髋关节置换17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3例,这种骨水泥后来成为我国国产骨水泥的代表,一直应用至今。
由于骨水泥全髋临床使用中常出现一些与骨水泥相关的并发症,因此我国的早期人工关节研究者们也开始生物型全髋的研制工作。
1983年3月前后,北京协和医院的王桂生教授牵头成立了由解放军总医院、积水潭医院、钢铁研究总院五室参加的生物型全髋研发小组,根据王教授好友赵以甦教授赠送的法国“生物型髋关节样品”,成功研制了珊瑚面的半髋和全髋关节。
1986年在湖北十堰召开的第四届人工关节年会上,由原冶金部军工办,总后卫生部对珊瑚面人工髋关节进行评定并通过了鉴定。这便有了我们国产的生物型全髋关节系列产品。该产品分别于1990年和1991年获得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产生物型全髋系列产品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的刘广杰教授联合上海第二耐火材料厂、中国科学院硅酸盐研究所、上海手术器械6厂共同协作,开展了陶瓷全髋关节的研制,于1977年研制成功。1977年9月-1980年2月,进行了168例共171个陶瓷髋关节置换。
1990-2000年:广泛学习兼收并蓄阶段
吕厚山教授1986年从美国学习回国后,与当时国内的人工关节制造商合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革新了既往许多错误的信息和概念,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开发了我国第一代人工膝关节产品和配套工具,并从1991年起,先后举办了12期人工关节培训班,共培训了1000余名骨科医生,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人工关节》专著及相关教材,为我国人工关节外科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面对骨科事业日益发展的现状,我们绝不能忘记我国骨科发展的历史。在此,谨以此文一起缅怀那些骨科老前辈的功绩。同时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骨科的总体水平与世界领先水平还有不小差距,尤其在基础和临床研究领域的数据采集、分析和成果转化及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努力。在当前全国人民都在进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我们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做。
首先,我们应时刻牢记“患者的利益高于一切”,以患者利益为行医之本。
此外,由于种种利益纠葛,当下骨科科研,不能形成大规模集团优势,造成国家科研资源浪费。未来应提倡“医企合作”,只有协同创新,才能促进骨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发展。
骨科的发展离不了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医疗器械的不断创新。然而国内市场大部分被洋品牌占领,未来应自强不息,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打造国产品牌。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加上我国是地大人多的发展中国家,因此,骨科的水平参差不齐,例如大医院与小医院、东部与西部、城市与乡村等,从而造成了患者涌往大城市、大医院,进一步加剧了医疗资源分配不合理,形成了恶性循环。为此,除了医疗体制改革外,作为一名骨科医生,应关注继续教育问题,应更多关注指南与规范的制定、推广,从而逐步缩小这些差距,以便提高骨科整体水平。
现代骨科学在我国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发展较快,牵涉面广,文中难以面面俱到,本文仅是一孔之见,难免疏漏,如有不当、错误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正文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外科主任医师翁习生教授
版权所有 © 1998-2021 北京力达康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14026466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3306号